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文化心理对英语翻译的影响研究 |
|
更新时间 2009-5-1 9:47:06 点击数: ![]() |
|
一、文化心理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文化心理的传输过程。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文化心理?
每个民族都有其生活的特定的地理、历史体制。在这一体制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这一独特的心理涵盖了个体精神的文化意识形态。心理学系统包括世界观、价值系统、民族特征、审美标准以及思维模式。另外,还有其他较低的类别(即在心理学特征方面以个体为单位产生变化的重要的文化结构),这一基本结构构成了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性。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学可以被定义为该民族的共同的思想组合及精神结构,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该民族的特征与行为模式。
二、翻译
纵观历史,翻译跨越了文化的界限,为信息的交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什么是翻译?对一篇文章进行翻译时又会产生什么变化?首先要强调的是没有单一、一致的翻译理论,但存在着大量的翻译方法。翻译方法多样化的原因之一是翻译过程的复杂性,且翻译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进行:语言、文化、符号等,这些方面被视作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翻译与文化背景相关,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内容在两种语言间转移。两种语言间的交流就是翻译,不同的语言代表不同的文化,因此,翻译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三、文化心理转化在翻译中的应用
转化是一个心理现象。因此,翻译也是文化心理的转化,这就要求译者密切留意两种语言的文化心理因素,尽可能达到翻译中的深层转化。然而,翻译中的文化心理转化仍存在一些问题。代写论文
1.文化误译
文化交流由译者完成,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翻译往往遵循“第一印象”逻辑。但在一定程度上,“第一印象”会束缚译者的想象力,使他局限于自我世界之中,而这一局限是引起文化误译的直接原因。施勒尔?霍比恩对文化误译的分析认为:作为读者的译者,在原文结构的基础上会依据原文提供的材料及自身的经历形成自己的意识。译者形成的意识,多有别于作者写作的目的,或背离想要营造的氛围。
例如:Spring Thomas Nashe(The palm and may make countryhouses gay,)Lambs frisk and play,the shepherds pipe all day.(And wehear aye birds tune this merry lay,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译文1):羊羔蹦跳戏耍,牧童整日吹奏笛笳。(秦希廉译)译文
2):羊儿蹦蹦跳,牧童笛声扬。(遐思译)
原诗中,牧羊人代表放牧羊群的成年人,而译文中的“牧童”代表放牛的儿童。通过比较原文与译文,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中的“放牧羊群的成年人”被译成了“放牧牛的儿童”,这是文化误译的一种。
2.文化切割
两种语言间的文化交流是很难理解、接受与认同的。两种语言间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习俗、道德标准等的不同直接影响或控制了文化交流的进程,也影响或控制了两种语言相互认同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的翻译是有选择性的,即译者以他所归属的社会文化传统或现实为基础从原文中选择“有用的”材料,而切割部分显示出译者受到源文化及语境的约束。
例如:Motto Sander Petofi All other things above Are liberty andlove;Life would I gladly tender For love:yet joyfully Would love itselfsurrender For liberty译文1):自由,爱情我的全部憧憬!作为爱情的代价我不惜付出生命,但为了自由啊,我甘愿付出爱情。(飞白译)=译文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殷夫译)
江枫对这两篇译文的评论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由文化剪切所带来的变化:
(指裴多菲,笔者按)是一个19世纪浪漫主义影响下的欧洲诗人,而殷夫的译文是在“五四”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它鼓励无数的青年投身到中国的革命之中。这一译文的效用是可见的,但我们必须承认它是殷夫的“第二创造”,缩减了原诗的某些内容。
四、结论
文化,作为与人类及其行为有关的一系列现象,可以被视作一个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心理部分是控制其它部分的主要部分,也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心理几乎覆盖了语言的每一个角落。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方法之一,要求译者在将源语言翻译为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必须把文化因素忠实地传达给读者。且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文化心理因素纳入有效考虑范围,以避免误导、误译。
返回栏目页:西方文化论文【设为主页】【收藏论文】【保存论文】【打印论文】【回到顶部】【关闭此页】 |
最新论文 |
浅谈希腊文明的特征及其发展源泉 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美国黑人报刊在黑人种族认同形成过程中的 论罗马贵族和平民的斗争——罗马共和国早 试论中西方神话人物关系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文化心理对英语翻译的影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冲突探析 影响美国的一百位人物 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简历 认识美国,从宗教信仰出发 |
热门论文 |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 认识美国,从宗教信仰出发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冲突探析 希腊化的另一面:罗马的希腊化 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简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政策剖析 影响美国的一百位人物 麦当劳化的美国社会学 论罗马贵族和平民的斗争——罗马共和国早 现代性的多元之维_西方文化论文 |
|